close

  9.jpg  

處暑養生注意要點 

(處暑823  下一節氣白露98)

每年的823前後(82224日),視太陽到達黃經150°時是二十四節氣的處暑。處暑是反映氣溫變化的一個節氣。“處”含有躲藏、終止意思,“處暑”表示炎熱暑天結束了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說:“處,去也,暑氣至此而止矣。”處暑既不同於小暑、大暑、也不同于小寒、大寒節氣,它是代表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節氣

  節令到了處暑,氣溫進入了顯著變化階段,逐日下降,已不再暑氣逼人。節令的這種變化,自然也在農事上有所反映。古人留下的大量具有實用價值的諺語,如“一場秋雨一場涼”,“立秋三場雨,麻布扇子高擱起,”“立秋處暑天氣涼”、“處暑熱不來”等,就是對“處暑”時節氣候變化的直接描述。但總的來看,處暑期間的氣候特點是白天熱,早晚涼,晝夜溫差大,降水少,空氣濕度低。在這樣的環境下,人容易出現口鼻乾燥,咽幹唇焦的燥症。因而,衣服不要加的太多,忌捂,但也不能過涼。所以,此時節要注意防燥,飲食起居均要調劑周到。

夏秋之交常食冬瓜好處多

  因具有潤肺生津、清熱利尿的功效,每年夏秋之交,冬瓜都是餐桌上的寵兒。可冬瓜該怎麼挑呢?

  好的冬瓜外形要勻稱、沒有斑點、肉質較厚、瓜瓤少。  

做冬瓜盅最好選用小冬瓜。這種冬瓜大小適合,肉薄汁多瓜瓤大,味道香。

  炒冬瓜,要挑深綠皮的。這種冬瓜表皮光滑,肉質厚實,炒著吃不容易出湯,是做燒冬瓜的最佳選擇。

  煮冬瓜湯可選淺綠皮的,這種冬瓜表皮白霜較多,肉質薄且鬆軟,容易入味,因此適合煮湯用。切塊的冬瓜要選籽小的,肉質比較鮮嫩,炒菜易出湯,更適合煮湯。推薦的做法是海米冬瓜湯,鮮美可口、做法簡便。但是,淺綠皮冬瓜不宜久煮,開鍋後通常煮十幾分鐘即可,否則容易軟爛。

  調整起居多吃果蔬

  處暑期間的氣候特點是白天熱,早晚涼,晝夜溫差大,降水少,空氣濕度低。處暑也是熱燥的開始,比夏天的乾燥還要明顯,因此市民常會感到既熱又乾燥,容易出現皮膚、喉嚨乾燥,乾咳無痰、發熱等症狀。對於熱燥天養生,市民多吃新鮮果蔬,尤其是梨子蓮藕,還可將絲瓜皮荷葉用於熬湯

  處暑過後,氣候逐漸變得乾燥,而燥氣傷肺,如果經常食用辛辣油炸類食品,則更容易傷害肺部,加劇人體失水、乾燥。對付秋燥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喝水,可在白開水中加鹽或蜂蜜,儘量少吃油炸、燒烤以及熱性食物,可多吃水果、百合和一些滋陰養肺、潤燥生津的粥湯。

  俗話說,春困、秋乏、夏打盹。處暑期間,天氣由熱轉涼,很多人都會有懶洋洋的疲勞感,也就是秋乏。保證充足睡眠和多食鹼性食物(如番茄、茄子、馬鈴薯、葡萄和梨等,這些食物都能幫助人體克服疲倦。)可驅秋乏

  處暑時節,早晚的溫差增大,且秋高氣爽,人們會感覺比較舒服。為什麼人們還會感覺疲乏呢?在炎熱的夏季,人的皮膚濕度和體溫升高,由於大量出汗使水鹽代謝失調,腸胃功能弱化,心血管和神經系統負擔增加,再加上得不到充足的睡眠和舒適的環境調節,人體過度消耗了能量,失去了較多的老本

  進入秋季後,人體出汗減少,人的機體進入一個生理休整階段,水鹽代謝開始恢復原來的平衡,心血管和神經系統負擔緩解,腸道功能日漸正常,由此,身體就會出現各種不適應,一些在夏季時潛伏的症狀就會出現,身體也會產生一種莫名的疲憊感,如不少人清晨醒來還想再睡,這種狀況就是秋乏

  雖然說秋乏是補償夏季人體超常消耗的保護性反應,也是身體在秋季氣象環境中得以恢復的保護性措施,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與適應,秋乏會自然而然地消除,但為了不至於因此而影響工作和生活,最好還是採取相應的防治措施。

  我國自古以來就流傳著春捂秋凍,不生雜病的養生保健諺語。因此,秋季穿衣也要順應陰津內蓄,陽氣內收的需要,適當地凍一凍。秋凍不僅局限於未寒不忙添衣上,還要密切注意天氣變化。添衣與否應根據天氣的變化來決定,只是不宜添得過多,以自身感覺不過寒為好。值此時節,公眾在衣著和起居上應該有所講究,穿衣要酌情增減,特別是老年人,代謝功能下降,血液迴圈減慢,既怕冷,又怕熱,對天氣變化非常敏感,更應及時增減衣服。

  處暑時節正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,自然界的陽氣由疏瀉趨向收斂,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,此時起居作息也要相應調整。此時人的起居應相應調整,起居宜早睡早起尤其是睡眠要充足,最好比平常多睡一個小時,因為只有這樣,才能適應秋乏。一般而言,秋季睡眠以晚上9至10點入睡,早晨5至6點起床為宜,中午時分應注意午休,有利於保養精氣。

  室內可養些植物,如盆栽柑橘、吊蘭、文竹等綠色植物,調節室內空氣,增加含氧量。

  警惕腸胃病突襲

  夏秋交替,晝夜溫差比較大,對胃的刺激使得胃酸分泌增多,極易引發腸胃疾病;夜間溫度較低,稍不注意就易引起腹部著涼,或誘發結腸過敏,使腸蠕動增強而導致腹瀉;白天的高溫天氣給細菌病毒等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繁殖條件,人們在進食受到致病菌污染的食品後,就會出現噁心、嘔吐、腹痛、腹瀉等症狀。

  經常在空調環境和室外之間進進出出,也極易引發中暑。儘管處暑已到,但市民仍要注意防暑降溫,及時補充水分,少吃油膩食品,多吃清淡食品。適當多喝一些淡鹽水、綠豆湯,多吃蔬菜水果。家庭要準備好防暑降溫藥品,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飲食衛生和對消化道疾病的防範。此外,現在早晚溫差較大,市民夜間睡覺要注意保暖,空調溫度切忌調得過低。

  夏天造成人體氣血損耗,處暑過後人體免疫力和抵抗力會有所下降,排泄能力也下降,會導致代謝廢物在體內明顯增加,如不注意容易發生腹瀉。特別是老人和小孩、體質較弱者以及患有慢性疾病(如慢性腸胃炎、慢性氣管炎)的市民要保持良好的飲食作息習慣,不能掉以輕心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
--

陳昱豪  臨床醫學博士

 百草堂  南京中醫藥大學門診部
86.25.86613538
M 86.13851777002

E  doctorbryanchen@gmail.com
A 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漢中門大街32

 

 南京鼓樓北衛診所 
T  86.25.82230670
A 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鳳凰西街靜幽園湛江路35號一層

 

 

陈昱豪  临床医学博士  

百草堂  南京中医药大学门诊部
86.25.86613538
M 86.13851777002
E  doctorbryanchen@gmail.com
A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汉中门大街32

 

南京鼓楼北卫诊所 

T  86.25.82230670

A 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鳳凰西街靜幽園湛江路35號一層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Ul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